浅表性胃炎需要治疗吗如何判断

  有些朋友做完胃镜,检查报告下方的诊断写着:“浅表性胃炎”。那什么是浅表性胃炎呢?严重吗?

  顾名思义,浅表,一是“浅”、二是“表”,意思就是,胃黏膜的损伤仅限于又浅、又表面的状态。举个例子,就像咱手上的皮肤被热水烫了一下,有些发红了。一般做胃镜会显示胃黏膜有充血、水肿,或者是红白相间,不那么光滑了。

  究竟该如何判断其轻重?

  1、轻度浅表性胃炎:如果胃镜发现浅表性胃炎,没有任何症状,此时浅表性胃炎可以理解为正常。

  2、重度浅表性胃炎:如果是本身就胃痛,平时爱抽烟喝酒的患者,诊断结果为浅表性胃炎,那就要考虑为“胃病”了。说明疾病还暂时局限在浅表部位,但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疾病继续发展。

  那么,浅表性胃炎还需要治疗吗?

  1、无症状,注意饮食作息。如果你没有什么症状,一般医生都会告诉你,没什么大问题,平时注意一下饮食,改善生活习惯就行了。

  2、有症状,对症治疗。倘若偶尔有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隐痛、嗳气、反酸或恶心呕吐等症状,就要进行治疗了。

  有的医生还会建议你去检查是否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这是因为:浅表性胃炎,有轻有重。

  其实我们都知道,胃病都是从轻症的浅表性胃炎,逐渐发展到糜烂、胃溃疡,最后发展到萎缩性胃炎的。而萎缩性性胃炎一旦出现肠上皮化生或者不典型增生就容易癌变了。没有人一下子得胃癌,医院一查就是胃癌,但他之前一定胃是有症状的,他忽视了,才会去检查就是癌变。难到我们真要等到发展到胃溃疡,胃穿孔,萎缩性胃炎,甚至癌变才来治疗嘛!

  虽然从浅表性胃炎到胃癌这个过程很缓慢,需要很多因素参与,但大体发展套路就是图片上这样。

  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关键点:那就是幽门螺杆菌!

  只要在癌变前根除幽门螺杆菌,就能最大程度预防胃癌。最好的时机是什么时候呢?浅表性胃炎阶段!

  因为90%的胃癌叫做肠型胃癌,它的主要元凶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我们在胃发生萎缩之前根除掉它,也就是浅表性胃炎阶段,几乎可%阻断胃癌的发生。

  所以,虽然说浅表性胃炎不重,但也一定要趁早及时治疗。有以下一条符合的浅表性胃炎患者需要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

  ★有胃癌家族史

  ☆长期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且近期内无法改善

  ★有消化不良症状

  ☆年龄大于35岁

  ★精神压力大、焦虑、睡眠不足等。

  浅表性胃炎的养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好找专业的胃肠医生,根据病症进行一对一指导,从而更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特别声明:本文信息仅作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医师意见。

(点击菜单-就诊服务-预约挂号即可提前预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waw.com/zysx/14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