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胀痛20年,重度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服约
周某某,女,54岁。胃脘胀痛20余年,胀痛发生与情志因素关系十分明显。此次发作,因与丈夫伴嘴,遂发胃脘胀痛,胸口痞塞,不思进食,时有呕逆,口苦,大便干燥,苔薄黄。经胃镜切片检查为重度萎缩性胃炎伴中度肠化。拟方:胃疾康Ⅳ号方加柴胡9克,香附9克,佛手6克,旋复花9克,姜半夏6克,陈皮6克,川楝子9克,砂仁壳4.5克,生谷芽15克,生麦芽15克。连服4剂。复诊:胃脘胀痛稍减,呕逆已止,大便二日一行,苔脉如前。于原方去姜半夏、陈皮,加白芍9克,淮山药9克。连进14剂,胀痛时有发作,情绪已大为稳定,拟原方加莪术、半枝莲、乌梅肉,时断时续,共服用约剂,胃镜切片检查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粘膜腺体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胃粘膜的慢性炎症,而在腺体萎缩出现后,胃粘膜的慢性炎症依然存在,所以抑制胃粘膜的慢性炎症就能够阻止腺体的进一步萎缩。本病腺体萎缩是正气虚弱的表现;而充血、水肿、糜烂等炎性病变在中医看来则属于湿浊、火热、凝寒、瘀血、水饮、气滞、宿食等邪实现象。根据这一认识,在抑制胃粘膜的炎症时,就要根据具体病情,分别应用祛湿、清热、化瘀、散水、行气、消食的方法。无论胃粘膜炎症的原因是什么,都有能产生较好的抑制效果。若再根据邪气轻重酌加药味,可以更臻熨帖。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选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任何肠胃疾病疑问,可免费咨询郭老师()▼- 上一篇文章: 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的功能医学管理上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