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丨第九届消化病国际学术会议
大会开幕式
年9月6日-8日,由世界中联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办,医院、首都医科医院承办的“第九届消化病国际学术会议”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隆重召开。
会议专家合影
本次学术大会旨在加强世界各国(地区)中医药防治消化病的学术交流,增进有关专业团体之间的了解与合作,推动中医学科在世界各国健康有序的发展,设立了名家特邀报告单元、胃肠病专题报告单元、经方治疗脾胃病单元、脾胃病临证经验论坛、疑难病例讨论、食管胃肠道疾病单元、肝胆胰疾病单元、青年论坛多个板块,就最新消化科热点,结合海内外中医防治消化系统疾病的具体问题进行探讨。此次会议汇聚国内多位知名中医专家教授及中青年优秀学者,首都医科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声生教授担任大会主席,还特邀李振吉教授、侯晓华教授与盛剑秋教授做精彩报告,学术氛围十分浓烈。
李振吉教授作报告
本次会议旨在继承、发展中医消化病学。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李振吉教授就中医临床研究关键问题及研究成果转化作了详细报告。他指出目前中医临床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研究目标不明确、技术路线不严谨、产出成果不具体、政策导向不完善等。同时对于推动中医药临床成果产品化路径提出了三点建议:1.明确科研成果产品的变现形式及研究规范;2.创新以需求为导向的选题立项;3.建立中医临床科研成果产品化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另外指出,中医临床研究成果产品化方案即为临床研究成果经第三方评价—登记后准入,临床推广应用—应用后再评价的科研转化方案。
唐旭东教授作报告
中国中医院唐旭东教授就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要点发表了演讲,他指出在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防控胃癌风险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最显著的问题是目前涉及胃部癌变的概念、诊断和诊疗评价的一致性不理想。年葡萄牙葡萄牙波尔图发布的《欧盟共识》指出:胃黏膜萎缩和肠化有高胃癌发生风险,他们组成了异型增生和肠型胃腺癌发生的背景病变。唐教授还指出胃癌的防治聚焦点在癌前和早癌阶段,摩罗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的疗效与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异型增生消失率高达24.6%,显示出中医药在胃癌防治方面疗效显著。
张声生教授作报告
首都医科医院张声生教授在从“和法”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报告中指出“和法”是中医治病“八法”之一,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式,健运人体枢机、调和病机关系,从而去除复杂病机矛盾的治法。临床上脾胃系统疾病病机复杂多变,“和法”可使脾胃气机升降有序、寒热互适、虚实相宜、阴阳平衡,病势得解。功能性胃肠病治疗要抓住关键环节—气机,调畅气机,调节寒热,调和虚实则疼痛得止,痞满自除。“和法”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常用治法有:(1)疏肝解郁,调和肝脾;(2)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同时介绍了调理肝脾法、调理寒热法及两法经典方剂和个人临床常用药对。
此外,众多专家教授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对消化病相关研究的宝贵经验并踊跃讨论发言,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消化学苑
不放过每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典
不错过每一次博采众长的学术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京城肝胆脾胃妇科专家徐慧媛教授每月在
- 下一篇文章: 儿童肠胃不适警惕幽门螺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