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
肖某,男,60岁。患者于年夏因过食寒凉食物出现胃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医院胃镜检查示: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经给予药物(具体用药不详)治疗后症状缓解。此后,饮食稍有不慎则胃痛反复发作,曾自服奥美拉唑、埃迪等药物后胃痛缓解。后经人介绍来我门诊寻求中医治疗。现症见:胃脘部时有疼痛,约2-3日发作一次,伴恶心、呕吐,痛甚时不能站立,时有烧心、泛酸,晨起口干、口苦,纳差,眠可,大便干,3-4日一行。舌质稍红,舌体胖大,苔黄稍腻,脉弦数。
诊断中医诊断:胃痛(肝胃郁热)。
治则:健脾疏肝和胃。
药方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木香6g,砂仁10g,厚朴10g,枳实10g,柴胡6g,郁金10g,乌药10g,黄连6g,吴茱萸4g,柿蒂15g,草决明15g,刘寄奴15g,桔梗10g,甘草3g,生姜10g,十五付,水煎服。
医嘱:忌食瓜果及生冷、辛辣等食物。
二诊胃痛已减轻,服药期间发作3次,说明胃中郁热渐消,气机渐复,然仍有烧心、泛酸,故以煅瓦楞15g制酸;知母性寒质润,用以清润胃阴。大便稍干,日行1次,故去草决明。十五付,水煎服。
三诊
服药后胃痛症状近日未再发作,烧心、泛酸症状已不明显,饮食较前增加,口干、口苦症状减轻,大便基本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稍数,说明经治患者脾胃之气得以恢复,肝胃郁热得以消散。下一步治疗以巩固疗效为主,故以枳壳代替枳实,取其性和而缓之意;以性寒味甘之姜竹茹代替黄连、配吴茱萸以清热止呕;另予焦三仙各12g健运脾胃。二十付,水煎服。
治疗结果半年后电话随访,胃痛未再发作。
张正杰主治中医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师从国医大师李振华。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脾胃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州市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分会委员。河南省卫生厅主管的养生杂志《百岁养生》养生顾问。擅长用中医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尤其擅长治疗脾胃病、胃肠病等。如顽固性口腔溃疡、唇炎、咽炎、食道炎、各种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肠炎、便秘、神经衰弱、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等疑难杂病,效果显著,深受患者好评。
更多中医保健知识欢迎搜索最新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北京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 上一篇文章: 养生保健Hp与慢性浅表性胃炎
- 下一篇文章: 慢性胃炎治疗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