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的心身医学观

慢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的心身医学观

陈玉龙(医院)

中华消化杂志,,35(09):-.DOI:10./cma.j.issn.-..09.

以下内容和版式版权归属中华医学会,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慢性胃炎(chronicgastritis)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是由H.pylori感染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性反应,多数是以胃窦为主的全胃炎,胃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部分患者在后期出现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化生[1]。虽然早在18世纪就提出慢性胃炎的诊断,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客观又易于执行的诊断标准,给临床工作带来很多困惑。正如吕农华[2]所指出的,必须规范慢性胃炎的诊断与治疗,给慢性胃炎患者以最经济有效的治疗,带来更大的利益。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一项多中心调研对慢性胃炎的症状谱、胃功能、有无H.pylori感染、胃黏膜有否糜烂与症状的关系做了详细研究和有益探讨,特别在文章最后指出,如伴有心理障碍则需加强心理治疗,必要时应用抗焦虑抗抑郁治疗[3]。目前国外从悉尼诊断标准到新悉尼系统,国内也有许多关于慢性胃炎的诊治共识和指南,但为什么还不能规范慢性胃炎的诊断和治疗?是诊断标准的可操作性出了问题,或是医师未按共识诊断?现拟从另一侧面,即从心身医学的角度重点讨论慢性胃炎的相关问题,也会涉及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psia,FD)的问题。

一、慢性应激与慢性胃炎

1.慢性胃炎及胃功能异常与慢性应激:

蒋蔚茹等[4]研究发现,慢性应激与慢性胃炎关系密切。在应激环境下,大鼠应激组的胃黏膜斑片状充血和点片状糜烂及光学显微镜下淋巴细胞浸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另有研究发现,慢性应激与胃动力关系密切,应激组酚红排泄试验的残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5]。对慢性应激与有关血清激素变化的研究发现,胆囊收缩素在应激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而胃动素(motolin)在应激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说明慢性应激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和对胃功能的影响有密切关系。但资料所示,慢性应激引起的慢性胃炎与胃动力减退之间仅为并存关系,而非因果关系。慢性应激因素引起慢性胃炎的消化不良症状在临床实践中常会遇到。但由于每个患者的性格不同,所以处于同样的应激因素下,有些患者发病,有些则不发病。

2.慢性胃炎患者的人格与慢性应激的影响:

①人格特点。人格是指个体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慢性胃炎合并心理问题的人群有一定的人格特点,其特征为性格内向(但不绝对,外向患者也并不少见),追求完美,敏感多疑,争强好胜,急躁或压力感重,自我中心感强,过分







































白癜风哪治得好
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waw.com/wylb/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