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慢性胃炎
说到慢性胃炎,大家似乎都很熟悉,但似乎又都很陌生。那么我今天就和大家说一说关于慢性胃炎的那些事。
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的非糜烂性炎症改变,如黏膜色泽不均,颗粒状增殖及黏膜皱襞异常等。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引起慢性胃炎的原因很多,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其它如十二指肠—胃反流,自身免疫,年龄因素及胃黏膜营养因子缺乏等也是引起慢性胃炎的原因。
胃镜下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根据炎症在胃内分布又可分为:①胃窦炎,多由Hp感染所致,部分患者胃炎可波及胃体;②胃体炎,多与自身免疫有关,病变主要累及胃体及胃底;③全胃炎,可由Hp感染扩展而来。组织病理学上可有炎症、化生、萎缩及异型增生等。胃窦黏膜炎症有多病灶分布的特点,炎症的活动性是指中性粒细胞的出现。化生可分为肠上皮化生和假幽门腺化生。萎缩分为化生性萎缩和非化生性萎缩等,特别注意的是以胃角为中心,波及胃窦及胃体的多灶萎缩发展为胃癌的风险增加。异型增生是癌前病变,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者常可逆转为正常,重度者有时与高分化腺癌不易区别,应密切观察。
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可表现为中上腹部不适、饱胀、钝痛、灼烧痛等,也可呈食欲不振、嗳气、泛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极少一部分可呈恶性贫血改变。
慢性胃炎的诊断的关键是胃镜检查及组织学检查,其它如Hp检测及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及维生素B12水平测定有助于找到慢性胃炎的病因。
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要把握适度的原则,并不是所有慢性胃炎都需要治疗,我们要治疗的主要是那些有症状及出现癌前状态的患者。因为大多数成人胃黏膜均有非活动性、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我们视为生理性黏膜免疫反应,是不需要药物治疗的。治疗方法有对因治疗(如根除Hp,适当应用助消化,促胃肠动力药物,补充复合维生素及改善胃肠营养等),对症治疗(如抑制或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等),处理癌前状态(如口服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及含硒食物等),加强患者教育(食物应多样化,避免偏食,注意补充多种营养物质;不吃霉变食物;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食物,多吃新鲜食品;避免过于粗糙、浓烈、辛辣食物及长期大量饮酒、戒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充足睡眠。)。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预后良好,有化生、萎缩、异型增生者要注意密切随访,以防癌变。
- 上一篇文章: 3个小方法,治好胃炎胃溃疡,不用再吃胃
- 下一篇文章: 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