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

在门诊上,常见到烧心泛酸,呕恶嗳气,口苦口臭,胃脘胀痛,嘈杂似饥,舌暗红、苔黄腻,脉象弦滑的病人,胃镜检查常有食管或胃黏膜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溃疡。这种情况,多属于现代医学的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属于中医“胃脘痛”、“吐酸”、“胃反”、“嘈杂”等病证范畴。其病机属于本虚标实,与脾胃肝胆有关。本虚为脾失健运,标实则肝胃不和,胃气上逆,湿热内蕴,胃络瘀阻。由于脾胃失调,脾气当升不升,胃气当降不降,肝不随脾升,胆不随胃降,胆胃不和;胆气上逆而见胆汁反流入胃、甚至食管而为病。

烧心反酸温胆乌贝散

针对病机,本人常采用除湿化痰、和胃止呕、制酸止痛、活血敛疮之法治疗,方用左金丸、温胆汤、乌贝散加减。药用黄连6克,炙吴茱萸3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清半夏6克,陈皮6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乌贼骨15克,浙贝母10克,柴胡10克,三七粉3克,金钱草20克。

证属肝胃气滞者,加香附10克、佛手10克舒肝理气;

寒邪犯胃者,加吴茱萸8克、干姜8克温中散寒;

胃热炽盛者,加石膏15克、蒲公英15克清胃泄热;

食滞胃肠者,加炒麦芽30克、神曲10克和中消导;

瘀阻胃络者,加丹参15克、元胡15克活血止疼;

胃阴亏虚者,加玉竹10克、麦冬15克滋阴养胃;

脾胃虚寒者,加苍术15克、白蔻仁6克温运脾阳;

痰饮停胃者,加生姜3克、杏仁8克散水化痰。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95%以上的病人均可在一到两周内取得满意疗效。治疗结果:治疗30例,其中痊愈15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改善趋势。

巩固用药30天预后最佳。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连有抑制胃液分泌和胃出血的作用,清半夏有镇吐作用,三七粉能缩短凝血时间,炙甘草能解痉镇痛。左金丸(黄连、炙吴茱萸)和胃降逆止呕、清肝泻火解毒。

在治疗过程中及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生活调摄及善于缓解紧张情绪。具体而言,饮食方面,注意避免进食质硬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慎食过酸、过辣、过甜、生冷、熏炸等刺激性食物;食要定量,少食多餐,减轻脾胃负担。平时保持心情舒畅,遇事不急不躁,有时学会难得糊涂,切莫斤斤计较。生活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饭后摩腹,稍作散步,以助脾胃。运化。

长按添加









































如何治疗白癜风最好
宁夏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waw.com/wyms/3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