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舒服吃点药就好从胃炎到胃癌只要4步,
20岁的小薇胃经常不舒服,难受时就吃点胃药挨过去,但前一阵,她嗳气、反酸、上腹痛的情况变得很严重,吃药也没缓解。
在父母陪伴下,医院做胃镜检查,结果却把医生都吓了一跳:“20岁胃粘膜已经重度肠化,萎缩得和80岁的人差不多!”
胃粘膜肠化是典型的胃癌癌前病变。
了解病史后,医生认为小薇的病和她不良饮食习惯有直接关系,常年不吃早饭、烧烤啤酒当晚餐是元凶。
相比小薇,27岁的凡凡就没那么幸运了。
半年前凡凡肚子肿大、疼痛难忍,经检查全是腹水,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由于工作原因,三餐不定时,加班熬夜是凡凡的日常。再加上她长期减肥,爱吃麻辣烫、酸辣粉等食物,即使常常胃痛,也就吃点止疼药了事。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凡凡病情还是没有好转,一个月前不幸离世。
年轻人患胃癌已经不稀罕癌症一般常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而如今,除了乳腺癌,胃癌也开始慢慢走上“年轻化”,喜欢与年轻人“为伍”了。通过近年来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肿瘤数据来看,30岁患胃癌已经不是“稀罕物”。
在江苏省开展的一期肿瘤治疗进展学习班上,与会专家忧心忡忡。他们发现胃癌的年轻患者的身上,都有一些共性习惯:
1.饮食不健康。年轻人仗着自己的“革命本钱”,总是胡乱瞎吃。大鱼大肉不在话下,一个星期酸菜鱼、麻辣烫、烤串、油炸食品、火锅不重样;还有一部分年轻人为了保持身材,时常节食,饱一顿饥一顿,给胃部造成负担。
2.压力大。年轻人工作和生活节奏普遍较快,无论打工一族,还是创业一族,都要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生活负担。长期处于巨大压力下,人的精神容易陷入紧张状态,神志连胃,长期精神紧张真的伤胃。
3.经常熬夜。肿瘤专家表示:睡眠不足,容易诱发胃炎、胃黏膜糜烂病变等,增加癌变几率。但是当今社会的年轻人,熬夜可以说是家常便饭,特别是假期,更是常常熬夜,彻夜狂欢。殊不知,熬夜的伤害可不是一次补眠就能补回来的。
4.腹部隐痛不重视。早期胃癌与其他部位的肿瘤症状,早期都处于较长的潜伏期。年轻人体质和耐受性比较强,症状就更加不明显了。早期胃癌常见于上腹部隐痛不适、消化不良等,因为与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病症相似,所以常被误判。
胃癌多从小胃病开始胃癌比较特殊,它不像其他癌症进展迅速,而是从小胃病开始一步一步演变成癌的,更容易被人忽视。
第一步:慢性浅表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即胃黏膜组织学上有炎症细胞浸润、组织水肿等。一般在胃镜报告中,诊断出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也属于浅表性胃炎的表现,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胃病”!
第二步:慢性萎缩性胃炎
一般年轻患者以浅表性胃炎为主,慢性萎缩性胃炎更偏于发生在年长者身上。我们的胃每天都要受到食物刺激,或者幽门螺杆菌的慢性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很难彻底恢复。一般胃部演变成慢性萎缩性胃炎,需经过较长的时间。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年龄增大、肌体衰老、器官萎缩是相平行的。
第三步: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胃炎反复发生,胃粘膜反复受损又修复,结果胃里长出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出现了“肠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往往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发展下去,就是胃癌早期。
直到这一步,胃部还没癌变,患者还有换回的机会。
第四步:胃癌
经过前三步的逐渐发展累积,胃癌就悄悄“找上门”了。
如何预防胃癌?在心理上,要保持好的心情。很多胃炎病人会因为身体生病而产生负面情绪,严重者还会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问题。不良的情绪会对胃部血液、胃酸分泌产生影响,反而会使胃炎症状加重。
饮食上要规律健康。除了控制情绪,改变饮食习惯,定时饮食才是从根本上改善胃部问题。饮食要定时,食用食物时要细嚼慢咽,滚烫的食物也要放凉再食用。少吃油炸、烧烤的食物。
还要定时检查。如果生活习惯不佳,或者胃本身有些毛病、属于高风险人群,应该定时检查胃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
胃癌的趋势越来越偏向“年轻化”,这也正警示着年轻人,远离这些坏习惯,远离胃癌的袭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上一篇文章: 急性单纯性胃炎的症状表现及用药建议
- 下一篇文章: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药物治疗,要从6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