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到底有何区别
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胃部疾病。
今天就从各个方面给大家普及一下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到底有何区别?1.发病原因:胃溃疡的发病原因主要就是由于胃酸的过多分泌和其他因素导致的胃粘膜屏障遭到破坏;
当胃内胃酸过度分泌时,就会对胃粘膜造成自身的消化,导致溃疡的发生,胃溃疡的黏膜损伤程度在黏膜肌层;除此之外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也会导致溃疡的发生。而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主要就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胃粘膜受损;从而使得胃粘膜的腺体细胞萎缩变性,失去了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功能。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长期的不良饮食都是导致萎缩性胃炎发生的主要原因。
2.临床表现:胃溃疡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有规律的上腹部疼痛为主,并且伴有一定的胃内灼热感,胃酸等等。
而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消化不良,腹胀,嗳气,食欲减退为主。3.治疗方式:胃溃疡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以抑酸治疗和根除病因为主。
由于胃酸是导致溃疡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像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药物是治疗胃溃疡的最常用药物;对于单纯的胃溃疡,服用奥美拉唑4-6周,就可以有效的促进胃溃疡的愈合;而对于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溃疡,则需要使用四联药物来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而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以刺激胃酸分泌和保护胃粘膜为主;常用的刺激胃酸分泌药物有五肽胃泌素,而胃粘膜保护药物有果胶铋,铝碳酸镁等。对于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不建议服用抑酸药物,尤其是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因为这些药物会抑制胃酸,从而加重消化不良的症状。4.预后和并发症:胃溃疡一般经过正规的药物治疗后即可痊愈,如果对胃溃疡长期不管不顾就有可能发生出血,穿孔,甚至是癌变等并发症。而萎缩性胃炎需要长期的胃粘膜保护和戒除诱发因素,在治疗上耗时更长,但有些萎缩性胃炎的腺体萎缩仍然不被逆转。
如果长期不管不顾有可能会发生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这两者都是属于癌前病变。总之,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是两种不相同的疾病,在治疗方式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一个是需要抑制胃酸,而另一个则需要刺激胃酸的分泌。
点击
- 上一篇文章: 肌腺胃炎的辨证论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