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不好的人,饭后容易有3个表现,一个不

肠胃,一般指消化系统的胃和小肠、大肠部分。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几乎都需要经过肠胃,因此,肠胃也就成了消化最重要的器官。

良好的肠胃,方可吸收食物精华,为五脏六腑提供能量;若肠胃不好,则身体机能也会减弱。

那么,如果肠胃不好,饭后会有哪些表现呢?

肠胃不好的人,饭后容易有3个表现,一个不占,说明胃肠比较健康

1、饭后腹胀

上腹部不适,是胃癌最常见的初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进食后有饱胀感,甚至在只吃了少量的食物后,你也会感到异常的饱。

经常反复发作,但持续时间并不长,症状也不是很剧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消化不良或胃炎,因此被忽视。

2、饭后呕吐

胃部受损严重的人,除了在饭后,会有上腹不适的感觉,通常还会伴有恶心,甚至是持续呕吐的情况。

如果在肚脐上,或者心口的地方,会摸到硬块,那么很有可能是胃部已经发生了病变,需要及时就医。

3、饭后黑便

一般来讲,长期出现黑便,往往提示肿瘤已经发生,胃癌也是如此。

因为胃癌会导致消化道或者小肠出血,由于红细胞被破坏,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就会使患者粪便呈现黑色。

3种饮食习惯,会使肠胃受损,希望你尽力避免

1、重口饮食

相关研究显示,在肠胃疾病高发的人群中,重口味的饮食习惯,占比较多。

因为,现今社会,很多人都偏爱麻、辣、酸、咸、炸等重口味。

长期重口的饮食习惯,会加重肠胃负担,增加胃肠道病变的风险。

2、滚烫入口

很多人,吃东西,都喜欢“趁热吃”。

其实,这是一种不好的饮食习惯。比如热饮,刚出锅的面食,滚烫的火锅等等。

这是因为,人体的胃黏膜,对食物的耐受温度是,50-60摄氏度;

若超过这个温度,会损伤胃肠黏膜,增加胃肠疾病的风险。

3、隔夜食物

隔夜,通常是指,放置时间超过10小时以上的食物。

长期吃这类食物,会增加患病的风险,尤其是胃肠道疾病;

同时食物放置期间,若没有存储好,还容易受到二次污染。

想要肠胃健康,记住三个动作,坚持四个一!

1、挽惊马

方法:身体直立,两脚略分开,两臂抬起与肩平;

之后两臂偏向一侧,头与上身也随之转动,双手向前上方用力,像“挽惊马”的样子。

保持这种姿势10-15秒,可增加胃部动力,养护肠胃的健康。

2、蜷腹动作

身体平躺,或侧躺,屈膝,做蜷腹动作;

每次10-15个,每日做5次。

这个小动作,有助于健脾理气,增强肠胃动力,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机体恢复节律。

3、按揉腹部

人体上腹部,有一处穴位:中脘穴。

它是胃的募穴,能够调动胃经的元气,增强肠胃功能。一般六腑的健康问题,都要首选它们对应的募穴。

方法:双手交叉,放置此处,用力按揉,同时缓慢地进行腹式呼吸,坚持5分钟即可。

1、一份好心情

一个人,若长期处于压抑,悲伤,愤怒等消极的状态下,会导致神经紊乱,加速胃酸分泌,破坏肠胃的平衡功能,损害肠胃健康。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

遇到事情,一定要学会排解压力,调节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多沟通,多欢笑,有助于肠胃,乃至全身的健康。

2、一杯养胃茶

饮茶,对于调理脾胃,温和持久,有着独特的优势。

用一些草药植物,搭配泡水代茶饮,对于胃部健康,十分有益。

木山药柑皮茶,可消炎杀菌,养胃止痛,可保护胃部健康。

木山药,俗称婆婆丁,入肝、胃二经,擅长清胃热,治胃痛,还可消炎杀菌,对胃部健康,十分有益。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木山药,还可杀灭幽门螺杆菌,减少胃溃疡的发病几率,对于各种类型胃脘痛,也有改善之效。

柑皮,味辛、苦,入脾肺二经,可理气健脾,调中和胃,擅长治疗脾胃气滞证。

此外,柑皮所含的挥发油,可刺激胃肠道平滑肌,促进消化,排肠道积气,增强食欲。

二者配搭在一起,泡水喝,养胃杀菌,消炎止痛,杀灭幽门螺杆菌,改善胃炎、胃溃疡,健脾和胃,效果尤佳。

3、一个优质睡眠

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除了影响到身体的休整,也会威胁到肠胃的健康。

其实,睡觉的过程,是身体排毒的最佳时期;若长期睡眠不足,便会导致体内毒素无法排出。

长此以往,毒素堆积在体内,会降低身体的免疫能力,改变身体内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

4、一种颜色

五行中,黄色属土,入脾胃;因此我们讲,肠胃不好的人,可以多吃一些黄色的食物。

小米: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老少皆宜;同样适合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的人群食用;

玉米:其纤维含量较高,可以刺激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黄豆:促进肠胃蠕动,起到通便的作用,还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

南瓜:富含维生素A,可保护胃黏膜;

香蕉:含纤维素,有较强的通便作用,还可以保护肠胃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waw.com/wytz/14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