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医胃炎
有急性和慢性胃炎之分。急性胃炎是饮食不当,如食用被细菌或毒素污染的食物、烈性酒、进食过多过快等因素刺激胃粘膜产生炎症所致。
慢性胃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胃病,它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和肥大性胃炎三种,病因不十分明确,可能与急性胃炎后的胃粘膜病变经久不愈,长期服用刺激胃的药物,鼻、咽、口腔慢性炎症,营养障碍等因素有关。
急性胃炎主要症状是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常合并有急性肠炎。
慢性胃炎的主要症状是长期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闷胀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嗳气;胃液中的游离酸偏低,而肥大性胃炎却有可能增高。胃镜检查可确诊。
消炎、解痉、止痛、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胃的血液循环。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天枢、梁丘等;食积加内廷穴,胃痉挛加中脘穴,胃痛加血海穴、合谷穴等。
止痛药(普鲁本辛、阿托品);制酸药(碳酸氢钠、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凝胶等);抗生素(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保护胃黏膜药(硫糖铝、美兹林-S、氢氧化铝凝胶等)。
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红霉素等,饮食宜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积极治疗慢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
胃炎演变为胃癌的过程是: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END——
精品
- 上一篇文章: 口臭胃难受只是胃病出现这些症状过年要当
- 下一篇文章: 慢性胃炎除了对症治疗,还得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