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首选名源堂膏方
中医云:“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
人体就如同大自然,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冬时节,生机潜伏,阳气内藏,最适合保养、积蓄。这个时候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补药的作用,可以说是“投资少、见效快”,所以有句谚语: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这个时节进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膏方进补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俗。
膏者“泽”也,在《正韵》、《博雅》上解释为“润泽”。近代名医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盖煎熬药致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也,故俗称膏滋药。”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传统剂型。内服膏剂,又称膏方,因其能起到滋养调补作用,也有人称为滋补药。由于服用方便,疗效显著,故膏方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不论是从中医理论还是从临床实践来看,膏方是一种具有养生滋补和预防疾病综合疗效的成药。它在复方汤药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的症候,确立不同的调补原则,采用君,臣,佐,使组方配伍,选用道地药材,经过传统加工,规范操作,最终成为质量上乘的膏方。
《黄帝内经》谓“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中医着重强调预防疾病的观点。而服用膏方可达扶助正气、防病疗疾、保健强身、延年益寿之功效。
中医强调“治未病”,其含义深刻,它包括:
一:未病先防。针对亚健康或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经常容易感冒,反复发作。通过中医辨证,辨质,用膏方调补养生,达到强身防病的目的。
二:既病防变。慢性疾病的患者运用膏方调理,可以预防或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如糖尿病患者服用膏方,可以延缓其心,脑,肾,神经,眼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延缓衰老。运用中医膏方调补阴阳,恢复脏腑功能,滋养精,气,神,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令进补,春天打虎”,就是形象地说,经过冬天的调补,充养了人体的“精,气,神”,到了来年春天就生龙活虎。天人合一,秋收冬藏,时值冬令进补,膏方当为首选,是中医“治未病”的好方法。
一:亚健康状态者。体检虽无器质性病变,但易患感冒,又长期劳累,体力不足,精力不足,体虚而难以胜任紧张而辛劳的工作。
二:慢性疾病已稳定但身体虚弱,或为巩固疗效需增强体质的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糖尿病,慢性胃炎,贫血,夜尿多症,腰腿痛等患者的调补。
三:大病重病后康复患者。如手术后,大出血后身体虚弱,以及产后体虚调补。
此外,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服用膏方,还利于少年儿童助长发育,增强智力;中青年增强体质;女士气血充盈,养颜美容;老年人滋补五脏,延缓衰老。
当然,膏方必须根据每个人的状况进行辩证调补,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提示一:
有舌苔厚腻,胃纳不佳,胸胁痞闷者,应先服用健脾化湿的“开路药”,调理好脾胃才能进补,适得其反。
提示二:
如遇下列情况,应暂时停服补膏:
·感冒发热,咳嗽痰多,胸闷气急。
·脘腹胀满、食欲减退、舌苔厚腻。
·急性肠胃炎、腹痛泄泻。
·突发性炎症,红肿热痛,大便不通,小便热赤。
·慢性病急性发作。
·女性经期。
·正在治疗中的病人,或遵医嘱。
提示三:
忌口:萝卜、浓茶、咖啡、可乐、生冷滑腻之品。
膏方服用方法:分为冲服,调服,噙化三种。
冲服:即把胶质黏稠难化的膏方加黄酒或水,用碗,杯隔水炖热,调匀后服下;噙化:也称“含化”,即将膏方含在嘴里融化,慢慢下咽,以发挥药效。
膏方服用时间:每日二次,早晚各一次,每次15g(约一匙)。一般来说,以调补为主的膏方宜空腹服用。
膏方服用剂量:根据病情或身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病情较重,体质较强的人,剂量可稍大一些;病情轻或老年人,妇女和小孩等用量稍小些;以滋补为主的膏方,用量可稍大些或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医院- 上一篇文章: 五种头痛千万不要忍可能会致命
- 下一篇文章: 医院的检查报告,这样一看就懂,以后不用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