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
1.消化内镜检查
一般检查选用内镜加活检的方法。放大内镜通过观察萎缩病灶的细微结构,依据胃小凹的形态将萎缩病变分为5型。
能够清晰准确地反映从正常到浅表再到萎缩的进展情况以及是否伴肠化及严重程度。
共聚焦显微内镜可将局部组织放大至倍,无需活检便即时观察单个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实现“光学活检”。
2.实验室检查
⑴胃蛋白酶原:胃底腺萎缩,主细胞数量减少,胃蛋白酶原减少;胃萎缩伴肠化以及胃窦腺体向胃体延伸,胃蛋白酶原增高。因此,胃蛋白酶原检测对于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病变部位具有一定的意义。
⑵胃泌素:其生理作用主要为促进胃酸分泌,营养黏膜,参与炎症反应。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腺体丧失,G细胞减少,胃泌素数值降低,是本病的血清学标志物之一。
3.幽门螺杆菌检查
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其中侵入性方法有: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切片染色法、细菌培养、基因方法检测;
非侵入性试验:13C或14C呼气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Hp抗体检测、粪便Hp抗原检测等。
组织切片染色病理学检查敏感性96%以上、特异性98%以上,是临床最常用的诊断“金标准”。
尿素酶试验操作简便,敏感性90%,特异性%,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
4.蛋白组学检测
蛋白组学方法有助于早期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的胃癌。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输液风险如此高深圳又一家医院叫停,有些
- 下一篇文章: 如何诊断急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