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胃炎怕癌变记住饮食有五忌
对于慢性胃炎患者而言,看到胃镜报告单上的“Hp阳性”“肠化”等字样,难免会担心将来会不会癌变,对于“癌前病变”的说法就更加惶惶不可终日了。
近些年来,随着肿瘤发病率的日益上升,谈“癌”色变的情况也更加严重了。不少胃病患者就经常担心会不会癌变,尤其是胃镜检查发现“Hp阳性”“肠化”等结果时,就更加焦虑不安了。因为有证据表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病的发病有关;而“肠化”也被俗称为“癌前病变”。
上海中医院消化内镜科主任郑嘉岗主任医师介绍说,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共同参与、多步骤演变的复杂病理过程,是人口学因素、生活饮食因素、遗传基因、感染因素和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其中,人口因素、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都是不可控的,生活饮食因素和感染因素是可以控制。而感染因素主要是指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不卫生是其感染和传播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在胃癌的预防中,饮食因素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一忌高盐饮食
医院消化内镜科杨振华医师介绍说,高盐饮食与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有关,有关研究表明每日摄盐超过10克明显增加胃癌发病率。高盐饮食不仅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增加机体对致癌物的易感性,而且高盐食物中的硝酸盐在胃内还原为亚硝基化合物,从而导致胃癌发病率增加。除此之外,腌制食品不仅存在高盐的问题,而且由于保存时间过久导致氧化的缘故,亚硝酸盐的含量也会增加,包括过夜的剩菜也是如此。长期吃腌制食品、过夜剩菜,也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
二忌烟熏煎烤炸食品
烟熏、煎烤、油炸类的食品中,多会产生多环芳烃及亚硝基等致癌物,因此要尽量少吃这类食物。
三忌不良饮食习惯
郑嘉岗主任指出,不良的饮食习惯可导致胃黏膜反复损伤,降低胃黏膜保护作用,长期作用可致癌变。中国人经常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吃饭速度快、暴饮暴食等,都是胃癌的危险因素。某些地区、某些人群喜欢吃辣、烫的食物,也可能损伤食管、胃黏膜。
四忌饮食不洁
饮食不洁、共用餐具等,是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中国人喜欢共餐共食“吃大锅饭”,容易传播幽门螺杆菌。家庭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该实行分餐制,餐具分开用,每次清洗后要消毒。外出就餐就更要注意卫生,使用公筷、公勺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幼儿的喂养过程中,有些长辈会将食物嚼碎后喂给宝宝,这种不讲卫生的喂养方式应该严格杜绝。
五忌烟酒
吸烟已经是公认的引起多种癌症的凶手。胃癌的发病风险随着每日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酒精可损伤胃黏膜,但对胃癌的影响尚无定论。但是与胃癌的复发及死亡升高有关。
杨振华医师还指出,有胃癌的危险因素就有胃癌的保护因素。大量研究表明,水果和蔬菜摄入是胃癌的保护因素。相比每日吃水果较少的人群来讲,经常吃水果蔬菜的人群胃癌发生风险降低44%。而且多吃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胃癌风险,多吃葱蒜类蔬菜也可减少胃癌发生。部分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维生素E等也可降低胃癌发生的风险。
专家简介
郑嘉岗上海中医院消化内镜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疾病,消化内镜的诊断与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特需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更多精彩内容请治白癜风南宁哪家医院好沈阳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 上一篇文章: 慢性胃炎日常保健及饮食宜忌
- 下一篇文章: 健康饮食三分治,七分养,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