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
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
1腹痛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腹痛是儿童因病救治的极其常见的缘由,也是消化性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明确腹痛病因对能否给予正确及时的医治非常重要。对腹痛患儿,我们需要明确腹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引发或减缓因素、相干伴随症状等。有腹痛主诉的患儿中,罹患消化性疾病(食管炎、急慢性胃炎、10二指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比例可能不足5%。慢性胃炎是指由于各种物理、化学或生物性有害因子反复作用而产生的胃黏膜损伤性病变。儿童慢性胃炎患者的腹痛症状常常不典型,多位于中上腹或脐周,腹痛比较弥散。大多无明显的节律性或周期性,反复阵发性发作,症状时轻时重。儿童原发性消化性溃疡的病发年龄多在8~17岁(平均12岁),而继发性溃疡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小年龄儿童不能准确指出腹痛在中上腹,可能仅表现为恶心、激惹,特别是进餐时。8~10岁及以上儿童的消化性溃疡症状与成人类似。餐后中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夜间痛醒常常是儿童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固然它们也可能是更加常见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和便秘的症状。约25%的儿童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为“寂静”,约25%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和餐前疼痛,其余则表现为腹痛或反复呕吐。体格检查时,上腹部压痛并不是胃炎或溃疡性疾病的可靠体征。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与食管炎、肝胆系病变、肺炎、胰腺炎等类似。虽然临床症状提示罹患消化性疾病的可能,但是胃炎、10二指肠炎和消化性溃疡是靠内镜和胃黏膜组织学检查诊断的,而不是临床诊断。2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Hp)2.1儿童Hp感染与消化性疾病的相关性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消化学组制定了“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镜诊断标准”。随着儿童内镜的广泛使用和人们对Hp相关性胃病的认识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Hp是儿童腹痛的潜伏病因,特别是原发性消化性溃疡最常见和最相干的因素。Hp感染会造成胃黏膜炎症,引发慢性胃10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从而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等消化道症状。Hp感染的结局与细菌、宿主和环境等因素有关。细菌因素主要是指Hp携带的毒力或毒力相干基因,如cagA、vacA、cagA致病岛基因、iceA、babA2(黏附素基因)等。固然除Hp感染外,胆汁反流、药物、自身免疫等因素也可引发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另外,克罗恩病、食品过敏、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过敏性紫癜、外伤等也可出现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的类似表现。本文主要论述Hp相干的儿童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的相干临床问题。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Hp定为1类致癌原。儿童的机体功能发育不完善,易受外界致病因子侵袭,且自身免疫和防御机制不完善,因此相对成人,更容易患Hp感染。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OMGE)年的资料显示,全球Hp的感染率已超过50%,发展中国家年轻人(尤其是儿童)的得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多数成年人的感染源于儿童时期。年MaastrichtIV/Florence共鸣报告中再次提出Hp与慢性胃炎和胃癌的关系和根除Hp的作用。年中国慢性胃炎共鸣意见中也指出,80%~95%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有Hp感染,结节状胃炎中,Hp的感染率接近%,部份Hp相关性胃炎(<20%)可产生消化性溃疡。Meta分析表明,根除Hp可使部份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症状得到长时间改良,是消除或改良消化不良症状医治方案中最经济有效的策略。医治前胃黏膜炎症和活动性程度高或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的患者,Hp根除后,其症状改良更明显。成人共鸣意见建议慢性胃炎患者常规检测Hp。早在20年前,Micha?owicz-Wojczyńska等对Hp阳性的胃炎患儿进行了为期11年的长时间随访,结果发现90%的患儿成年后Hp仍阳性,且胃炎组织学改变有加重。近年来,Meta分析也发现Hp感染与小儿再发性腹痛之间存在相关性。Seyda等通过对例患儿的研究,认为年龄较大的患儿Hp感染更容易致使胃肠道症状,Jafri等通过对名儿童的研究认为儿童的Hp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Hp根治术对减缓小儿再发性腹痛具有重要意义。2.2儿童Hp感染的检查方法与诊断儿童Hp感染的诊断目前可依照成人Hp的诊断方法,根据是不是需要通过胃镜获得胃黏膜组织而分为两类:侵入性和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侵入性方法包括快速尿素酶实验(RUT)、胃黏膜直接涂片染色镜检、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如HE染色、Warthin-Starry银染、改进Giemsa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吖啶橙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细菌培养、基因检测(如PCR、寡核苷酸探针杂交、基因芯片检测等)。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不依赖胃镜检查,包括13C-或14C-尿素呼吸实验(UBT)、HpSA检测(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血清Hp抗体等。加拿大儿童Hp感染处理指南中认为儿童Hp诊断的金标准是胃镜加黏膜活检。Guarner等回顾了--年期间儿童Hp感染的诊断方法,发现RUT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和84%~%。但其结果与产尿素酶Hp的密度及散布、环境温度、试剂质量、胃炎严重程度等因素相干,故也存在假阴性的可能。年,欧洲儿科胃肠肝病营养学会(ESPGHAN)和北美儿科胃肠肝病营养学会(NASPGHAN)在儿童Hp感染指南中指出:血清学Hp-IgA抗体检测仅能发现20%~50%的受感染儿童,不适用于诊断;Hp-IgG抗体检测虽然比Hp-IgA抗体敏感度高,但相对成人,敏感度仍很低,特别是<6岁的儿童。粪便抗原检测(SAT)是唯一不受儿童年龄影响的无创检测方法。虽然SAT的优点较多,但其标本保存条件较高和在不同的实验室检出结果差异较大等因素限制了其临床运用,目前仍需肯定其在不同人群中准确性的对比研究。呼气实验可反应全胃Hp感染状态,检查准确性高,易于操作,无创伤,允从性好。Leal等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6岁的儿童,13C-UB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6%和97.7%;≤6岁儿童的检查精准度相对较低,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0%和93.5%,因此,13C-UBT对>6岁以上儿童的Hp检查有很好的临床价值。虽然Hp在儿童感染率很高,但并不是儿童都需要检查是不是存在感染。检查的目的是为了确认Hp是不是为某些临床疾病的病因或为了预防某些疾病的进展,不应随便扩大检查对象。一般而言,Hp检查的指征为:内镜证实存在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发现影象学定义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黏膜相干淋巴组织组织学证据;胃上皮化生或萎缩性胃炎;胃癌阳性家族史;不明缘由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等。年第四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鸣报告中给出Hp感染的诊断标准:符合下述3项之一者可判断为Hp现症感染:(1)胃黏膜组织RUT、组织切片染色或细菌培养3项中任1项阳性;(2)13C-或14C-UBT阳性;(3)SAT(经临床验证的单克隆抗体法)阳性。血清Hp抗体检测(经临床验证、准确性高的试剂)阳性提示曾感染,从未医治者可视为现症感染。2.3儿童Hp感染的医治儿童Hp感染的细菌量与腹痛程度间存在不确定性,所以一般认为儿童期Hp感染者,如果有消化道症状需行Hp根除医治。消化性溃疡是根除Hp最重要的适应证,根除Hp可增进溃疡愈合,显著下降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根除Hp使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不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而可完全治愈。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和FD在诊断标准上存在差异(症状、病程),但在临床实践中常将NUD作为广义的FD,不加严格辨别。一些国际性共鸣多将NUD作为Hp根除指征。根除Hp可使1/12~1/5的Hp阳性FD患者的症状得到长时间减缓,这1疗效优于其他任何医治。另外,根除Hp还可预防消化性溃疡和胃癌。“医治所有Hp阳性者,但如无意医治,就不要进行检测”,这是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制定的“发展中国家Hp感染临床指南”中提出的良好实践要点。对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儿童,其实不主张为了预防成人期Hp相干并发症而进行根除医治,以防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产生。Hp感染根除医治后疗效判断,符合下述3项之一者可判断为Hp根除(应在根除医治结束最少4周后进行,首选UBT):(1)13C-或14C-UBT阴性;(2)SAT阴性;(3)基于胃窦、胃体两个部位取材的RUT均阴性。2.3.1三联疗法为儿科最经常使用的首选医治方案(一线方案),即采取酸泵抑制剂(PPI)联合2种抗生素。一般标准三联疗法为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PPI+克拉霉素+甲硝唑,逐日给药2次,疗程7~14d。据Francavilla等统计,随着抗生素广泛运用,Hp对克拉霉素耐药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从而使三联疗法对Hp的根除率逐年下落,目前已低于75%;他还指出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这类耐药性的产生是根除医治失败的最重要的缘由之一。故有学者认为可将标准三联疗法从7d延长至10d或14d,但Malfertheiner等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的第4次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Ⅳ)共鸣会议上指出这类延长疗程的方法仅能使根除率提高约5%。国内成人资料显示,推荐用于根除医治的6种抗菌药物中,甲硝唑耐药率达60%~70%,克拉霉素达20%~38%,左氧氟沙星达30%~38%,耐药显著影响根除率;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和四环素的耐药率仍很低(1%~5%)。2.3.2含铋剂的4联疗法即采取铋剂+PPI+2种抗生素。MaastrichtⅣ共鸣报告及第四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鸣指南均推荐把含铋剂的4联疗法作为克拉霉素高耐药区的一线医治方案,推荐疗程为10~14d。Dehghani等对一些伊朗儿童患者随机分成3个医治组,其中给予铋剂组的Hp根除率到达了91.9%,均高于其他2组。虽然4联疗法有较高的根除率,但由于铋剂副反应较大,故也有文献对这类方案是不是能用于儿童Hp感染的医治持怀疑态度,故减少其副反应以扩大适用范围是值得研究的。2.3.3序贯疗法黄敬等采取10d序贯疗法医治儿童Hp感染,方案为医治前5d运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后5d运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均为早晚各1次口服,并分别与三联疗法7d组、10d组、14d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0d序贯疗法根除率为90.2%,三联疗法7d组、10d组、14d组分别为71.4%、67.3%、82.0%,作者认为序贯疗法根除率高,虽与14d三联疗法接近,但其疗程短,允从性更好。Gatta、Horvath等也均用他们的实验证明了序贯疗法比标准三联疗法(7d)的根除率高,且二者在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别。2.3.4伴随疗法(即同时服用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该方案需同时服用3种抗菌药物,不但增加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一旦医治再次失败,抗菌药物的选择余地更少。伴随疗法目前临床结局报导尚不多。成人患者还可选择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PPI+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但我国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也有增高趋势,儿科因年龄适应证等问题,临床运用其实不多。2.3.5其他尚在探索中的疗法国内外有研究人员将中药、益生菌、植物提取物等非抗生素制剂逐渐应用于Hp感染医治方案中,以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提高根除率,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固然这些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以研究其临床前程。总之,Hp相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是儿童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Hp从发现至今已有30多年,虽然我国在其临床诊治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儿童Hp的特异性研究尚不多,目前的一些方法和观点多来自于成人;国外关于儿童Hp感染的研究虽多,但有地域和人种的差别(如细菌的耐药情况及Hp感染特点),故只能鉴戒。中国儿童Hp诊断、医治等方面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规范。黄瑛:医院消化科
TP血小板减少切脾群
再障儿童家长交换群
eb病毒医治之家
注册指点咨询
ITP血小板减少孕产群
儿童血小板减少6群
血小板减少成人病友群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上一篇文章: 【从胃炎到胃癌 就像走路闯红
- 下一篇文章: 胃窦炎的症状有哪些 多吃软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