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的样子走进百姓心窝朱泾这位妙手

“彭医生,我这腰痛的老毛病又犯了,您再给我扎两针。”

“彭医生,我最近晚上老睡不着,您给我开点药吧。”

在朱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一大早前来求医问诊的市民就已络绎不绝,而“生意”最好的还要属彭勇华医生的“腰痛病专病门诊”,说是腰痛病专病,实际上彭医生在患者眼中是来者不拒、有病就医的“全能大夫”,来他这看病的几乎都是他的“老顾客”,或者是经介绍慕名而来的患者。

教学相长

精进医术为居民健康护航

彭勇华是朱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中医科科长,中医“科班”出身的他年毕业后便进入了当时的朱泾乡卫生院,即现在的朱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0年从医生涯间,彭勇华通过业务上的不断学习探索,逐渐总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中医诊疗方法,灵活应用中药饮片治疗慢性胃炎、中风后遗症、蛋白尿、坐骨神经痛等疾病;擅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如针灸、中药熏洗、小针刀、穴位注射、杵针等方法治疗腱鞘炎、筋膜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梨状肌综合征、膝骨关节炎等各类骨关节疾病。

为了给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彭勇华利用业余时间不断给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年4月以来,彭勇华医院“周锦明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医院康复科医院针推伤科,随名师进修学习,并于年3月考入上海市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本科就读,不断精进医术、探索创新。

在他的努力下,中心中医适宜技术从15种增加到19种,新增了电针、芒针、杵针及小针刀技术。同时,彭勇华通过师带徒方式,提高“3+2”乡村医生中医药服务能力。目前朱泾镇15家村卫生室都已能够开展5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中医示范点大茫、待泾、新泾、长浜及牡丹五个村中心卫生室则能够开展8项以上,更有效地迎合村居民需求。

彭勇华先后获评、、年度金山区优秀人才“技术骨干”称号,年因全年工作中的出色表现由金山区卫健委记功。如今的彭勇华已经成为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的领军人物,中心中医药队伍在他的带领下日益壮大,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妙手仁心

做走进百姓心窝子的“家庭医生”

彭勇华除了平日门诊坐诊,还有另一重身份:社区家庭医生。他和他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朱泾镇金来居民区,目前签约居民余人,定期进社区为他们测量血压、血糖,开展基本诊疗咨询、代配药、家庭病床等服务。针对糖尿病、高血压、65岁以上老人等重点人群,彭勇华和他的团队严格按照中医药健康管理规范,指导培训本社区非中医类别专业人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药健康管理。

去年2月15日,正在坐诊的彭勇华接到家住金来苑小区陆伯源的求助电话,今年79岁的陆伯源是他服务多年的居民,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他的老伴范元芳也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当天下班后,彭勇华立即赶到陆老伯家中取了其夫妇的医保卡,第二天在中心帮助配药并送去。因为还有延伸处方药品,18日下班后他再次将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等药品送往陆老伯家中,还送去了几只一次性口罩,陆老伯夫妇俩连声道谢。临走时,彭医生叮嘱道:“有需求随时联系我。”

“很多时候居民不仅是我们的病人,而更像是亲人一样需要我们去关心和照顾。”彭勇华说。正是带着这份深深的责任感,他和他的团队将“家庭医生”这个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创造了连续两年1+1+1签约服务考核A级的优异成绩,工作也得到了居委和居民的一致认可。

火线入党

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年汶川地震牵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彭勇华更不例外。在当时“党员冲在前”的口号下,彭勇华毫不犹豫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年4月,彭勇华以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如愿前往都江堰市紫坪铺镇支援灾后医疗卫生重建工作。虽然当时距地震发生已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但各方面仍处于重建阶段,生活、医疗条件都还非常艰苦,就是在那样的困境之下,彭勇华在都江堰市紫坪铺镇卫生院生活工作了3个月时间,进行医疗援助,参与重建工作,以一名“准共产党员”的标准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年10月20日,彭勇华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

在去年全民抗疫期间,为解决辖区内患有慢性病或行动不便的老人、以及因居家隔离产生的居民配药问题,包括彭勇华在内的25位家庭医生及时为他们提供代配药、医疗援助等关怀和服务。繁忙的门诊之外,他们还深入社区参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工作,对外来重点人员进行健康随访、心理疏导、指导居家消毒防护等,并全程配合居委会上门让其签订居家隔离观察承诺书、发放告知单、登记健康状况信息表等。家庭医生们以实际行动,传递着医者仁心的使命与担当。

30年从医生涯,彭勇华凭借着全面精湛的医术和平易近人的态度,在百姓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成为一位真正走到老百姓心窝里的社区好医生。

记者:王晨童

编辑:姚丹萍

责编:殷洁如

朱泾

今日朱泾l∣一个有声音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waw.com/zlyz/14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