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专栏慢性胃炎之中医食疗

刘云涛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为其主要病因。可归属于中医学“胃痛”、“痞满”、“嘈杂”等范畴。其辨证分型常见有脾胃虚寒证、阴虚胃热证、肝胃气滞证,针对此三类证型,当选健脾益气、温中和胃,养阴益胃,疏肝和胃为相应治法。若配合相应药膳食疗,效果更佳。(本文药膳均来自《中医食疗药膳技术》)

一、脾胃虚寒类药膳——砂仁肚条

1.原料:砂仁末10g猪肚g胡椒粉3g葱白生姜花椒绍酒味精猪油淀粉各适量。

2.制作与服用方法

猪肚下沸水锅内焯透捞出,刮去内膜。另将锅内置清汤,放人猪肚、葱白、生姜、花椒煮熟,捞出猪肚,冷后切条。将原汤克烧开,下入猪肚条、砂仁末、胡椒粉及适量绍酒、猪油,加味精调味,用湿淀粉勾芡炒匀起锅装盘即成。用法:佐餐服食。

3.“砂仁肚条”适应症及方解

适用于胃脘胀满疼痛,食后加重,或呕吐清涎,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脉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方解:其中猪肚补虚损、健脾胃;胡椒粉温中散寒;砂仁行气和中、温中化湿;三种食物共奏健脾益气,温中和胃之效。

二、阴虚胃热类药膳——石斛玉竹粥

1.原料:石斛12克,玉竹9克,大枣5枚,梗米60克。

2.制作与服用方法

将石斛、玉竹入水煎煮,去渣取汁,入大枣、粳米同煮,煮制软糯后服用。每日1剂,连服7-8剂为1个疗程。

3.“石斛玉竹粥”适应症及方解

适用于胃脘部不适,时有痞塞或微痛,有灼热感,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食欲减退,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大便不畅或秘结。舌脉象: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方解:其中石斛益胃生津,益精明目,养阴清热;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大枣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和营卫;粳米养阴和胃生津。共奏养阴清热,养阴清热之效。

三、肝胃气滞类药膳——金橘饮

1.原料:金橘克,白蔻仁10克,白糖适量。

注:金橘含金柑甙,维生素B、C(80%存在于果皮中),钙、磷、铁以及蛋白质糖类等。

2.制作方法

金橘清洗干净,加水适量,中火烧5分钟后加入白蔻仁、白糖,小火略煮片刻即可。

3.“金橘饮”适应症及方解

适用于腹胀而痛,胸闷不舒,食纳不香,善叹息,或兼见口苦呕恶等症患者。舌脉象:苔白、脉弦。

方解:其中金橘味甘、辛性温;能疏肝理气、生津消食、化痰利咽。白蔻仁:味辛、性温;下气止呕、温中化滞。共奏调和脾胃,疏肝解郁之效。

慢性胃炎食疗调理要点(注意事项):

(1)切忌暴饮暴食,饥饱无度,应定时定量,少量多餐。

(2)忌偏食、挑食,应注意饮食的主副搭配、荤素搭配、粗细搭配、生熟搭配。

(3)宣选用易消化及生物价高的蛋白质,如动物肝脏、鸡蛋、鱼类、乳类等。

(4)胃酸过多者宜选用牛奶、豆浆、菜泥、果汁、面条等碱性食品。

(5)忌烟、酒。

葛沽镇卫生院

医疗·家医·公卫

今日头条|津南区葛沽镇卫生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waw.com/zlyz/14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