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与病理诊断的符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基础的慢性炎性反应过程,重度萎缩性胃炎后期常出现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甚至癌变。胃癌发病通常会经历从正常黏膜到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到胃癌这一多阶段模式。结合内镜直视与病理检查是及早发现和诊断CAG的最佳方法。本组研究结果发现CAG胃镜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为78.9%,还存在21.1%的误差,漏诊14.3%。而国内通常符合率在34.3%~85.4%。研究显示内镜下表现越多,内镜诊断和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就越高,可从1种表现的72.9%到3种表现的79.3%,而镜下表现为黏膜粗糙不平,呈颗粒或结节状改变的符合率可达85.7%。国内有研究显示报道CAG敏感性最高的镜下三种表现共同存在符合率为63.64%但仍有33.33%的病理诊断为非CAG,胃镜下黏膜粗糙不平,呈颗粒或结节状对CAG病理诊断特异性为91.67%。在临床工作中CAG的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常不一致。周晶等报道两者诊断符合率为85.45%,同时控制胃腔的充气量,活检时与黏膜表面垂直,取材达黏膜肌层,同时确保足够的活检数量及活检组织足够大等可明显提高符合率,本组研究结果与报道相符。但也有国内外研究认为胃镜与病理诊断一致性差,其中国内有学者认为胃镜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41.3%。笔者的研究还发现,不同部位萎缩结果不同,以胃窦最高,且胃窦CAG的诊断符合率较高(91.6%)。国内研究也有类似报道,这可能与我国萎缩性胃炎多从胃窦小弯侧开始出现腺体变性、破坏及消失,逐渐向后壁、前壁、大弯侧扩展,由灶性连成片,波及大部分胃窦,进而沿小弯向胃体胃底发展的规律有关。

综上所述,内镜检查胃黏膜变薄、白相为主及黏膜粗糙与CAG病理诊断密切相关;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胃镜与病理诊断CAG的符合率较低,胃镜下CAG特征性表现越多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越高,胃镜检查医师需要仔细观察并多点多部位活检,有助于提高胃镜CAG的诊断率。

(转自医学界)

小编对往期优纳优秀文章经典回顾进行了编辑,回复2即可查看!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您分享和







































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小孩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waw.com/zlyz/6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