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医案选

胃痛便稀案

某男,30岁体型中等偏瘦上腹部隐痛月余。大便稀。唇暗舌红苔白腻。胃镜示浅表性胃炎、胃潴留、轻度胃下垂()。黄师处方黄连2g黄芩6g党参12g干姜10g制半夏12g肉桂6g生甘草3g红枣30g7贴胃痛基本消失,大便正常,睡眠好。苔白腻好转。病人诉平素应酬多。黄师处原方,并告诉其酒后或胃部不适时可以照方抓药,不必来诊。

阵发性心悸案

某男58岁年12月安装2个支架。当时曾因心电图后受到惊吓而虚汗多,脸色惨白。现在仍然心有余悸,念念不忘,对手术后顾虑很多。曾多次因“胸骨后不适感”看急诊或入院(最近一次在半月前),但症状缓解后体检均未见异常。刻诊见:恶心,腿肿胀感,失眠:夜里醒后难眠,易出虚汗。脉缓。心率60/min。时觉得“胸骨后麻木不适”。恐高,无晕车。有胃食管返流病、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切除胆囊)病史。,姜半夏12茯苓20陈皮10生甘草3枳壳20竹茹10干姜6红枣20川芎12一周后(08-10-20)恶心感、多汗等症好转,睡眠仍不佳。腹胀上方去川芎加山栀子10川朴10一月后(08-11-17)复诊时感觉甚可,腹胀消失。期间又突然发病一次。方2加黄连5瓜蒌皮-12-22服用中药以后,自我感觉好,心脏感觉舒适。虽然偶有不适,但是不再医院看急诊,自己坚持一下不适症状便能很快过去。

加川芎是针对上半身尤其是头部的血液循环障碍,至于胸闷出虚汗,提示患者在夜晚欲睡不能的状态,这也是半夏体质的一种体现。本案反映了典型的温胆汤体质特征,尤其是精神方面值得注意。

自强不息:医院有个不好的现象:胸闷就要活血化瘀,年老就一定是肾气不足……支架术后的病人相当多的是实证,或者虚实夹杂,而且冠心病的濒死感、和手术介入,对他们也是一次身体和心灵的创伤打击,用温胆汤的机会还是很多的。一个月前我在心内科病房轮转时就治疗过一例类似的病人,供大家参考:某男,79岁。因“反复胸闷3月,再发1天”入院。患者3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痛,含服速效救心丸后约30分钟缓解,程度较重,伴有出汗,无放射痛,无气急,无头痛头晕,无晕厥黑朦,无心悸。上述情况反复发作3次,均在夜间发作,医院诊断为“冠心病”,之后于-12-15日在我院住院,冠脉CTA示:LAD全程弥漫性病变,近中段80%*10mm狭窄,LCX远段60%*10mm狭窄,双右冠A、右冠近中段75%*22mm狭窄。在LAD、RCA各植入支架一枚,术后予拜阿司匹林、波立维、立普妥、卡维地络等口服。术后第二天下午曾突发快速性房颤,心悸胸闷,予可达龙复律后未再发,于-1-12出院。三天后因为患者参加联谊会,回家途中想起家中煤气没关,快步奔回家中,第二天也就是1月16日凌晨4点左右,又突发胸闷、胸痛,穿衣、行走等活动即感胸闷,休息10分钟后缓解,白天这种情况又发生了2-3次。于是患者又入住我院。既往史:有高血压10余年,最高/mmHg,现在服用安博诺mgQd、波依定5mgQ12h、卡维地络12.5mgQd控制可。无糖尿病病史。有吸烟史。每天早上我给他量血压的时候,都注意到患者常常用力吸一口气,然后再重重地吐出来。他说,经常感觉胸中气闷,需要稍微扩胸或者叹气后才觉得舒服,晚上这种情况更多,有时候会在睡眠时憋醒,因此睡眠不好,常凌晨3、4点醒后难以再入睡,睡前都需服用2颗安定。就在我每天早上量血压、询问病情的几分钟里,他需要叹2-3口大气。不过他的胃口、二便都很正常,因为吸烟有时会有点咳嗽,咳声带痰。这名患者前一次住院时曾服用过一位医生的中药,那位医生是出生于一个很有名望的世家之中,当时认为:患者年高,右尺脉浮,是肾阴虚,气闷也是肾虚不纳气的表现。因此给予了六味地黄汤加肉桂、沉香等补肾纳气之品,患者吃了6帖,感觉没有特别的改善,也没有特别的不舒服,除了大便较烂,后来就出院了。这次入院时患者的症状仍然和上次差不多,心下有凉感,舌质淡红略有薄黄苔,左脉弦细弱,右脉整个都是偏浮的,浮弦。和上次也差不多。上次我本来认为是气滞,想用四逆散之类,但那位医生很肯定的判断为肾不纳气,况且这个理论又确实是有案例依据的,和我的判断完全相反,我也没敢说什么。患者服用六味地黄汤没有大的改善,是辨证不准,还是需要长期服药才有效果?带着疑惑我询问了黄老师的高徒薛蓓云医生,她的见解和我一样,认为是气滞,建议用八味解郁汤。这次趁那位医生没有上班,1月17日我给他开了八味解郁合栀子豉汤:柴胡10,赤芍10,白芍10,枳壳10,制半夏6,川朴6,茯苓15,苏梗10,淡豆豉9,生山栀9,陈皮9,炙甘草6,红花6,红枣10,干姜5。三帖后患者说睡眠较好,能够睡到六点多护士来发药才醒来,已经将安定减为1颗,有时还有叹气。看来这个患者虚虚实实都有,单纯的疏肝理气或者补气都不行,又加了黄芪15,桂枝6,就是合上了黄芪桂枝五物汤来通心脉。1月23日患者请假回家过年,要求带药。这个时侯患者已经基本上不叹气了,他自己也说有明确的好转。这名患者是为小学校长,心思细腻,对症状描述得非常详细,所以我感觉用柴胡剂应该是没错的。聊天时患者无意间提到自打生了冠心病后,觉得胆子比以前小了。考虑到他已经在吃较多的抗血小板的西药,就给他的药里减少了活血的赤芍、红花,加了竹茹9,合成温胆汤的意思,治疗他的心胆气虚。1月30日患者高高兴兴地回来了,他说年过得很好,就是走路时间长了腿脚有点酸。又加了杞子25克,黄芪增加到30克。2月5日患者出院,带了七帖这样的中药回去继续服用。我衷心希望他以后能够在门诊就稳定住病情,不要再次入院或者再装支架。后记:直到今天,患者也没有再次入院,一直在门诊。——2月初我出科了,有点后悔没有教患者按摩心包经和心经的方法。。。声明一下:不是说前面那位医生的理论错了,这个理论起效的效果我也见过,但至于为什么此例没用,我也不清楚。(又:此篇模仿矢数道明先生的笔法,罗嗦了一点:)

0008小儿汗症案

某幼儿,男,2岁初诊:-09-23汗多,常湿衣,喝水亦多。食有恶心感,或呕吐,食欲差;大便时干。舌稍暗,唇红。患儿发育正常,体稍瘦,面白,唇红,单眼皮,两目有神,发黑,聪明可爱。黄师处方5贴。二诊:-02-17。因便秘在他处医治无效来诊,大便像玻璃球样。其母诉服中药后,汗出正常。尿频,在等待门诊的一个多小时,已经在诊室外小便三次,尿量少。黄师在上方加味治疗。

0009身痛案

某男71岁09-02-14患者半月前开始浑身窜痛,肩膀疼痛较甚,有晨僵现象。偶有咳嗽。前医诊为风湿性关节炎,静脉滴注血塞通,效果不明显。刻诊:食欲尚可,但乏力明显,坐下后起立困难,疲劳时容易受凉,鼻子不通;动则汗出,半月前曾汗出湿衣。入夜出汗;腹肌紧张,按之不适疼痛;左下肢皮肤瘙痒,有过敏,偶有腿抽筋现象;舌暗淡苔薄。脉浮弦数(92/min)。以前做钳工,身体好,70岁开始生病,有脑梗、肺纤维化病史。患者体瘦肤白,脸色缺乏光泽,纹理较细腻。怕冷,穿多,喜欢吃粘的东西(糯米)。处方:09-02-剂药后感觉舒适,浑身疼痛明显好转;晨起双手能握,晨僵现象明显好转;自觉轻松有劲,能站起来;药后想吃饭,胃口开,恢复曾经的感觉。今左肩膀仍有疼痛,两侧肩膀如冷水感觉,脱衣服和穿衣服时两侧都疼痛。去年夏天出汗太多。腹诊:滞如板状。舌暗淡。脉72次/分。

患者的话:1.药最便宜,效果最好。2.吃药第二天开始汗出,汗出后清爽舒服。3.后来体会凉稀饭不效,烫饭(白米稀饭煮烂)才舒服。

0010支气管哮喘—原始白话与神奇

某男,56岁初诊1202支气管哮喘,医院治疗,吃西药减轻,但吃药几天后复发。喉中痰消不掉。停药后,感觉现在喉中还是有痰,夜里痰阻,早上咳痰则好。从夏天到现在间断发作,发作时胸闷咳不出来。舌红苔黄腻,唇红,脉弦滑76次/分。吃饭好,发作时腹胀。两胁按压抵抗感。面红暗,有光,精神可,体形健壮。高血压,吃科素亚。鼻子干燥。冬天如果空调不加湿,则干燥。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黄师处方:上药服用5贴。服药3天后大便稀,今天已3次了(17点左右)。喉咙有痰,但不黏,不黄了,不是很多。舌苔厚腻舌质暗红。现在两胁下按压没有不适了。痰还是比较多,但是症状明显减轻,现在胸堵感没有了,面色不那么红了。黄师:可食萝卜、荸荠、梨子、生橄榄或甘草橄榄。处方:上方15贴。1223感觉到都好转了,现在基本不咳嗽了,但是痰还有一点黄,量少。血压也降低了些。现/88mmgh,原先-/90mmhg。黄老师叮嘱:不能吃热药、热性食物如羊肉。患者睡眠也好转些。喘控制住了。家人非常感激。原先小便起夜2次,现在不起夜了。老婆在旁说原先抗生素每周换一种,真不知道怎么办了,以前听说中医神奇,这次体验到了。非常感激,有眼泪,说要送锦旗,老师说不要了。脉72,舌还稍有红苔腻。处方:同上。患者说,黄老师看的真准,昨天吃当归炖了鸡,今天就有些头晕。黄师:荸荠、甘蔗、萝卜、梨、橄榄可以煮了吃。脉好多了,主要是调体质。0217痰不多,偶尔咳嗽,舌淡红,苔中厚腻。血压平稳。胃口好。现在没有什么症状,主要是有些痰。春节没有吃,也没有发作。感觉自己煎的效果好。处方:原方15贴,每贴2-3天。

XBY:典型的大柴胡汤和桂枝茯苓丸证。热痰瘀三者夹杂而至。重点在王晓军:柴朴汤对过敏性哮喘有效,特别是激素依赖型,这是日本人的经验,供您参考!热与瘀,热瘀减痰自消

刘按:此案中,患者疾病---哮喘间断发作,发作时胸闷不适,素有高血压。刻下症状---喉中有痰、色黄,舌红苔黄腻,唇红,脉弦。体质--面红暗,有光,精神可,体形健壮。从疾病和体质两方面来讲,用大柴胡汤的指征比较明显。从症状来讲,本患者表现出明显热证。小陷胸汤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主治痰热互结,胸脘痞闷,按之不适,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者,是治疗哮喘时常用方剂。栀子厚朴汤主治烦热、胸闷、腹胀为特征的疾病,是黄教授治疗哮喘有热象之胸闷、腹胀时常用合方,可加强清热、除胀、解胸闷之效。桂枝茯苓丸也是治疗哮喘时常用的合方,如果患者年长、病程日久、有相关淤血指征则合用。此患者56岁、病程为半年内,且没有明显的淤血指征,所以此处未用。有意思的是患者服药3天后大便才变多,且开始有黑色果冻状排泄物,这曾经是古代治疗很多怪病、痰证是否见效的先兆,古人诚不欺我也!

0011失眠三案

不知道为什么把“世界睡眠日”定在每年的三月二十一日,也许是因为春天失眠的人多吧。最近门诊上出现了一些严重失眠甚至彻夜不眠的患者,跟以往所见的典型失眠证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温胆汤证、除烦汤证、黄连阿胶汤证、甘麦大枣汤证等不同,她们都是女性,而且年龄集中在三十左右---即“女子五七”。今略举三案,供大家探讨。:某女,28岁,春节期间生活不规律,昼夜颠倒,节后一个月来一直失眠,彻夜不眠,每隔四天(第五天)可以睡一次,之后进入下一个周期。现精神紧张牙齿酸软、善忘。月经正常,有血块,月经期有痤疮;经常便秘,腰痛,左少腹压痛,皮肤干,易脱屑,脉弦滑,有子宫囊肿,年前吃药两个月不效。处方一::某女35岁,失眠:眠浅,一有动静就醒,醒后难眠,经前乳胀明显,经期4天,舌暗紫,面黄有斑(自述皆为近两年出现的),眼睛内下角发暗。处方二::某女32岁,失眠,夜里容易醒,醒后难眠;下巴多痤疮,形凸色暗,去年考试时引发;月经量少,经前乳胀,痛经;易腹胀,大便不畅,有时干;腰酸。舌有紫点处方三:

崔按:1.只是笔者抄方时所见指征,笔者认为可能跟瘀血体质有相关性,但尚无大样本资料证明。2.桂枝茯苓丸所治痤疮:其色暗红、疮体饱满硬结、久不消失,部位以面部为主,背部少见。桂枝茯苓丸体质:为“瘀血型体质”。主要表现为“脸证、腹证、腿证”三个方面,面色多红或潮红,或暗红、脸色发暗,面部皮肤粗糙或鼻翼毛细血管扩张,唇色暗红、舌质暗紫等,统称为“脸征”;腹部大体充实,有的患者脐两侧尤以左侧下腹更为充实,触之有抵抗,主诉大多伴有压痛,称为“腹征”;皮肤干燥或起鳞屑,特别是下肢皮肤更为明显,或小腿易抽筋,或下肢皮肤色暗,膝盖以下发凉,易生冻疮等,称为“腿征”。

在这里的五天的周期当中,失眠及其导致的各种症状呈渐进性加重,加重到一定程度,可以睡一晚,这是身体的被动反应,是一种低层次的平衡。此处的“休作有时”不同于由“寒热往来”引申出的“周期性发作”,看作“渐进性加重”更为合适。另外,综合其它症状来看,并不支持柴胡证。

牙齿酸疼和腰疼是顽固性是失眠所致。

文章由黄煌经方论坛zhenxk整理发表

您关心的即使朋友喜欢的,随手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受益发挥正能量

。更多精彩请继续







































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样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waw.com/zlyz/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