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相关知识

什么是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是胃黏膜最常见的病变之一。本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中年以上更为常见。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在免疫因素、胆汁反流、生物因素、药物因素、口腔感染等影响下,引起胃黏膜反复炎症,使胃黏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久而久之就会使胃黏膜变色、变薄、血管显露,进而导致消化功能减弱,称为“萎缩性胃炎”。多数患者无任何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部分患者会有上腹部疼痛、烧灼感、饱胀感、早饱(吃的不多就感觉很饱)、食欲下降、恶心等症状。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可以延缓或阻止病变的进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降低癌变风险。多数患者没有症状,一般也没有什么影响;少部分患者有上腹部疼痛、饱胀感、早饱等症状,可能会给日常生活带来一定影响。虽然多数的萎缩性胃炎都比较稳定,但也有一定的癌变几率。萎缩性胃炎若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部分患者的胃黏膜萎缩可以逆转。约5%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萎缩性胃炎可发生消化性溃疡,主要是胃溃疡。少数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长期演变可发展为胃癌,中、重度萎缩性胃炎发生胃癌的危险性为0.2%~0.5%/年。你需要到哪个科室就诊?消化内科或综合内科为什么会得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多种因素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萎缩性胃炎最重要的病因,在60%~90%的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可培养出幽门螺杆菌。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弱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或者十二指肠液、胆汁、胰液等反流入胃,会减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胃黏膜受到消化液的作用,产生炎症、糜烂和出血等病变。胃黏膜长期遭受破坏一些外界因素,如长期食用粗糙或刺激性食物、酗酒、大量吸烟、高盐饮食、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尼美舒利等),可持续损伤胃黏膜,使炎症长期不愈。免疫因素目前认为,自身免疫反应也与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有关。体质因素研究发现,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年龄越大,胃黏膜的“抵抗能力”越差,越容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损伤。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A型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他因素慢性右心衰竭或肝硬化等导致的门静脉高压,可引起胃黏膜淤血、缺氧,从而导致萎缩。放射治疗、接触金属也可使胃黏膜损伤,从而发生萎缩。怎么知道得了萎缩性胃炎?多数患者无任何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部分患者会有以下症状:上腹部疼痛、烧灼感、饱胀感早饱(吃的不多就感觉很饱)食欲下降嗳气(俗称“打饱嗝”)恶心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萎缩性胃炎?需要做的检查有血液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胃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血液检查主要检查血清中的胃蛋白酶原Ⅰ、Ⅱ及胃泌素-17,有助于判断有无胃黏膜萎缩及萎缩部位。同时检测血清中的维生素B12水平、抗壁细胞抗体、抗内因子抗体等,有助于诊断自身免疫引起的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检测常用的有13C呼气试验和14C呼气试验,可以检测胃内是否感染有幽门螺杆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可以明确胃内炎症发生的具体部位和性质,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确诊本病。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胃镜下取病变的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判断胃黏膜有无萎缩、肠化等情况,也可以区分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等,亦有助于确诊。医生是怎么诊断萎缩性胃炎的?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胃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就可以做出诊断。诊断要点如下:以上腹痛或不适、嗳气、腹胀为主要表现,常无规律,抗酸剂治疗无效。有十二指肠液反流者可能呕出苦味含胆汁的胃内容物。胃镜检查可见:黏膜色调变化:色泽变淡,失去原有光泽。病变常呈局灶性分布,与正常黏膜相间存在,黏膜色泽红白相间,以白为主。血管远见像:黏膜变薄,可远见黏膜下的蓝色静脉或网状血管。黏膜颗粒状增生:可见结节或颗粒,灰白色扁平圆形隆起,大小不一,直径多数在1毫米左右,较集中于胃窦处,部分患者可见胆汁反流。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胃黏膜存在萎缩和(或)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道肿瘤等,均与萎缩性胃炎有着相似的症状,因此在出现上腹部不适、饱胀感、恶心等症状时,不要自行诊断和用药,医院就诊,医生可以通过胃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进行诊断。怎么治疗萎缩性胃炎?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可以延缓或阻止病变的进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降低癌变风险。根除幽门螺杆菌主要是通过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可能会使用铋剂+抑酸药+2种抗生素组成的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逆转萎缩;虽然不能逆转肠化,但是可以延缓肠化进展。胃黏膜保护药可以增强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减轻胃黏膜损害。常用的药物有铝碳酸镁、硫糖铝、替普瑞酮、瑞巴派特等。促胃肠动力药可以加速胃内食物排空,减轻反流症状。常用的药物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萎缩性胃炎有哪些危害?影响生活有上腹部疼痛、饱胀感、早饱等症状的患者,其日常生活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癌变多数的萎缩性胃炎都比较稳定,但也有一定的癌变概率。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萎缩性胃炎若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部分患者的胃黏膜萎缩可以逆转。约5%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萎缩性胃炎可发生消化性溃疡,主要是胃溃疡。少数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长期演变可发展为胃癌。怎么预防萎缩性胃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萎缩性胃炎有一定作用。健康饮食日常生活中要规律饮食,以清淡食物为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肉类、蛋类、奶类食物,保证蛋白质、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的摄入。少吃辛辣、油腻、腌制、熏烤和油炸等可刺激胃黏膜的食物。合理使用药物在日常生活中,要严格遵守医嘱,谨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等),以降低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保持良好情绪情绪的好坏也会影响胃肠道功能,要鼓励自己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可以降低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waw.com/zysx/1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