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据胃镜以及病理诊断的结果
对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提倡辨证与辨病相结合。1、肝胃气滞型 治以疏肝理气,和胃运中,仿四逆散意。药用:柴胡、紫苏梗、白芍、枳壳、甘草、预知子、佛手。2、脾胃湿热型 治以清热化湿,连朴饮加减。多用黄连、厚朴、栀子、石菖蒲、茯苓、冬瓜仁、陈皮。3、脾胃虚寒型 用温中和胃健脾法,黄芪健中汤加减。药用:黄芪、桂枝、白芍、白术、党参、干姜、大枣、甘草。4、胃阴不足型 宜养胃和中,养胃汤加减。用沙参、石斛、麦冬、玉竹、生地黄、白芍、甘草、乌梅。如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迂曲充血,加桃仁、穿山甲、乳香、没药。上述4型中,若出现胃食管反流症状时,如嘈杂,空腹尤甚,胃中灼热,可加瓦楞子、代赭石;口淡无灼热,去瓦楞子,加海螵蛸。对本病的治疗,强调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根据胃镜下的胃黏膜表现以及病理诊断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用药。如见胃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病理为轻、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加当归、丹参、赤芍活血养血;镜下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分泌液黄而浑浊,加黄芩、白花舌蛇草、仙鹤草、茜草清热凉血,黏膜苍白变薄,血管清晰可见,色紫黯,分泌物少的中度以上患者,加蒲黄、五灵脂、石见穿、王不留行。对有颗粒样、结节样增生,诊断是中度以上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用三棱、莪术、穿山甲、九香虫软坚通络散结;有溃疡的用煅瓦楞子、海螵蛸、白芍、浙贝母、延胡索、牡蛎;胆汁反流的用代赭石、刀豆、降香。对本病的治疗原则,早期是以实证为主,治疗着重疏肝清化,待气郁、湿热渐除,后期多见脾胃虚热,胃阴不足,以虚为主。治疗以益气健脾,养胃和中。佐以疏肝,清化,标本兼治。除针对胃镜下胃黏膜表现用药外,还根据病理结果的轻重选用和血、活血、破血等不同层次的活血化瘀药。对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适当选用清热解毒之品,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从而有利于炎症吸收,萎缩腺体逆转、修复,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消退。出处:王天龙临床经验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任何肠胃疾病疑问,可咨询郭老师()▼手指长按
- 上一篇文章: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医生说要么半年复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