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养好健康胃
慢性胃病不及时治疗易癌变
“老胃病”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节加重,春夏季节有所减轻。
在慢性胃病中,尤以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黏膜肌层增厚的病理改变。
所以,针对胃部的定期检查很重要,尤其是以下几种情况:l40岁以上的男性,40岁以上的胃癌患者占胃癌总人数的96%以上,而男性患胃癌的几率为女性的2倍多;l重口味的人,尤其是习惯吃高盐、腌制、烟熏食物的人;l有胃部疾病的人群,比如感染过幽门螺杆菌、做过胃部手术,或有胃癌前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的人;l有肿瘤疾病家族史的人;l有相关疾病的人,比如恶性贫血,恶性贫血患者常常有萎缩性胃炎;l生活习惯不好的人,比如长期抽烟、饮酒、不爱运动、肥胖等;中医药治“老胃病”效果好
中医认为,饮食不节、劳倦及情志不舒是胃病产生的主要原因。
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按照中医五脏六腑相生相克的原则,中医治胃病以和胃降逆、通络定痛、健脾消胀为主,且有很多优势。
第一,中医药不会致使细菌产生抗药性,人体也不会对中医药产生依赖性。第二,中医药取决之于天然,避免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服用安全。第三,中医药治胃病,不仅着手于“治”,还有调理作用。
对于多种胃部疾病,及长期反复发作的老胃病患者,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临近严冬腊月护好肠胃很重要
胃作为消化器官,我们吃的每一口食物,都可能成为威胁肠胃健康的“利刃”。
尤其是老年人,本身消化能力减弱,胃动力差,食物容易积聚在胃底,诱发胃病。随着年龄增加,很多中年人身体机能退化,胃的肌肉层和黏膜层逐渐萎缩退化,消化能力及抗病能力日趋降低。
年轻人也容易中招,上班久坐、饮食不规律,胃肠蠕动减少,年纪轻轻的胃病患者在临床很常见。
老胃病患者除了规范服药治疗,日常养胃也必不可少。
腹部保暖
冬季的胃炎复发,大部分与气温低有关,所以注意胃部保暖非常重要。建议穿衣不要敞怀,睡觉时盖好被子,以防夜间腹部受凉。
细嚼慢咽
饮食对胃病的康复和调理尤其关键,吃饭不要狼吞虎咽,要细嚼慢咽使唾液和食物充分融合,这样吃下去的东西更容易消化,而且不会损伤胃黏膜。
饮食卫生
避免食用不卫生的食物,最好实行分餐制,不与他人共用碗筷,不给细菌和病毒侵入身体的机会,比如幽门螺杆菌感染。
情绪快乐
胃肠是最经不住心情“过山车”的器官了,当心情波动明显时,会导致神经系统紊乱,使得胃酸分泌异常,诱发溃疡、糜烂等胃黏膜病变。
另外,情绪变化也会导致肠道蠕动出现异常,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所以,“老胃病”患者要重视情绪管理,日常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不可过劳
无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不能过度劳累,否则会引起消化器官供血不足,导致胃肠疾病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早晨做到3不要,晚上3坚持,或能保护胃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