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你了解多
1.哪些人容易得慢性胃炎?(1)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寄居在人的胃黏膜里的细菌,可以造成胃黏膜发生急性和慢性炎症,一般做胃镜时可以检查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2)饮食不规律者,比如饥一顿饱一顿、暴食暴饮、喜食辛辣、喜食冷饮等;(3)生活习惯不健康者,像吸烟、嗜酒、熬夜、过度疲劳等,都会损伤胃黏膜;(4)长期服药者,尤其是服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等;(5)胃癌家族史人群;(6)长期心理压力较大者。
2.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什么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患者一般需要做胃镜来诊断,在做胃镜的时候,根据胃黏膜的表现不同,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以前也叫慢性浅表性胃炎,就是炎症比较表浅。取发生病变的组织放在显微镜下看,提示发生炎症的细胞一般都在粘膜表层,胃黏膜的里面负责分泌胃液、消化酶的腺体基本正常。慢性萎缩性胃炎,顾名思义就是胃黏膜发生了萎缩,把病变的地方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胃黏膜里面的腺体不正常、变短,有分泌功能的细胞减少。有些时候,本该出现在肠粘膜内的腺体,也会出现在胃黏膜上,这种情况叫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3.慢性胃炎会癌变么?
很多人担心慢性胃炎会发展成胃癌,其实不必过于忧虑。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也叫慢性浅表性胃炎),通过注意饮食、根治幽门螺杆菌多数可以恢复正常。
虽说慢性萎缩性胃炎,因为胃黏膜发生萎缩,很难通过饮食、药物来恢复,且有癌变的可能,但发生癌变的几率并不高,通过每年复查胃镜,一旦发现有癌变的苗头,及早处理,就能使病人免于胃癌的迫害。
而且,胃黏膜的萎缩在老年人当中也是一种正常的老化现象,就像年纪大了皮肤会长皱纹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胃粘膜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萎缩。所以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人,不要过于忧虑。
4.得了慢性胃炎后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日常饮食对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部健康非常重要。首先要戒烟戒酒,规律饮食,定时定量,如果胃部不适,可以少吃多餐。吃饭时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减轻胃的负担,避免暴饮暴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过硬、过辣、过咸、过热和刺激性强的食物。
首先,萎缩性胃炎的病变在胃内呈斑片状分布,虽多在胃窦部,但亦可波及胃体、胃底部,其中夹杂着正常组织,一切了之会“玉石俱焚”。其次,胃切除手术后由于失去正常解剖结构,胆汁、肠液可逆流入胃,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吻合口炎及溃疡,又可出现新的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动过手术的胃在医学上称为“残胃”,由于各种刺激又可发生萎缩性胃炎,甚至发生残胃癌。即使不癌变,胃手术后,患者还可发生贫血、骨质疏松等病。
对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应该采取综合措施:首先查清病源,幽门螺杆菌常常是最重要的病因,应及早消除;其次,本病与吸烟、饮酒、进食过于辛辣调料、长期滥用药物、口腔疾病、咽部慢性炎症等因素都有关系。
文章部分:来源网络
:
- 上一篇文章: 得了胃炎,不想吃药,不想忌口,养胃靠三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