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扰心,中医有妙招
作者:北医院推拿理疗科北京市中医推拿科诊疗中心付国兵沈潜
慢性胃炎是指由于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性病变。临床上一般把慢性胃炎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种类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约占80%左右。中医则依其主要症状而大多归属于“胃脘痛”的范畴,本期请听中医专家介绍慢性胃炎的推拿按摩和自我锻炼防治。典型病例陈某,女,45岁,教师,年4月8日就诊。主诉及现病史胃脘部隐痛反复发作6年,加重3天。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饭后即痛,空腹时也常常胃部隐痛,伴腰部酸痛,平躺休息后减轻。胃痛时喜温喜按,泛吐清水,胃纳差,神疲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泄。查体腹软,上腹部有轻微压痛。舌淡苔白,脉沉细弱。辅助检查X线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腹部B超示轻度胃下垂。治疗本病应辨证为胃脘痛,脾胃虚弱证。治疗以推拿治疗为主,手法操作在胃脘痛基本治法基础上,增加大肠俞、命门、上醪、次醪等穴及背部膀胱经、督脉,以温中健脾,散寒止痛,隔日治疗1次。每天做3遍自我锻炼操。1周后上腹部疼痛缓解,1个月后疼痛消失。慢性胃炎的临床特点慢性浅表性胃炎大多数患者常无明显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例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感、反酸等,其中上腹部疼痛最为多见,严重时可出现上腹部广泛压痛,进食后更明显,常伴嗳气。胃镜检查:以胃窦部最为明显,多为弥漫性胃黏膜表面黏液增多,有灰白色或黄白色渗出物,病变处黏膜红白相间或花斑状,似麻疹样改变,有时有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见腹痛、贫血、消瘦、腹泻等症状,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明显,并可有呕血、黑便等出血征象。本病症状多反复发作,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黏膜多呈苍白或灰白色,亦可呈红白相间,白区凹陷;皱襞变细或平坦,由于黏膜变薄可透见呈紫蓝色的黏膜下血管;病变可弥漫或主要在胃窦部。鉴别诊断胃癌初期有类似慢性胃炎的症状,例如上腹不适、食欲不振、贫血等,绝大多数患者胃镜检查及活检可鉴别。消化性溃疡二者均有慢性上腹痛,但消化性溃疡以上腹部规律性、周期性疼痛为主,而慢性胃炎疼痛很少有规律性并以消化不良为主。可行胃镜检查鉴别。慢性胆道疾病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常有慢性右上腹痛、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易误诊为慢性胃炎。胆囊造影及B超异常可最后确诊。辨证论治主要参照胃脘痛。多由4种原因引起脾胃功能失常,而出现疼痛症状。①寒邪客胃,外感寒邪,内客于胃,寒主收引,胃气不和而痛。②饮食伤胃,饮食不节,或过饥过饱,致脾胃受损,胃失和降而痛。③肝气犯胃,忧思恼怒,郁而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气机阻滞而发胃痛。④脾胃虚弱,饥饱失常,劳倦过度,久病之后,损伤脾胃;或素体脾胃虚弱,脾阳不足,中焦虚寒而致虚寒胃痛;胃阴不足,失其濡养而成阴虚胃痛。基本治法和操作基本治法治则为理气止痛;手法为“一指禅”推法、摩法、按法、揉法、击法、拍法、拿法、搓法;取穴与部位为中脘、气海、天枢、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肩井、足三里、内关等穴位及胃脘部。操作①用“一指禅”推法、摩法在胃脘部治疗,使热量渗透人胃腑,时间约5~8分钟;②按揉中脘、气海、天枢等穴,每穴半分钟,再点按揉足三里穴,以酸胀为度;③沿脊柱两侧膀胱经自上而下推5~10次;④用较重按揉法按揉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每穴半分钟,再用指尖点击上述各穴,然后拍击背部膀胱经约2分钟;⑤拿肩井循臂肘而下,点按手三里、内关、合谷等穴;⑥搓两胁理气止痛。推拿按摩随证增减寒邪客胃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口不渴,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治则为温经散寒,理气止痛。取穴与部位为,在基本治法的基础上,增加上脘、关元穴,背部左侧压痛点及两侧膀胱经。操作为:①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较重的点按法或“一指禅”推法在背部脾俞、胃俞穴上重点施术,每穴2分钟;②继上势,术者在脊柱左侧(T7~11)寻找压痛以重刺激手法点按,至疼痛缓解,并沿膀胱经做直擦法,透热为度;③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在上脘穴施中指点按法,以指腹下触及腹主动脉跳动为度,停留3息,再下移按此法点按至关元穴,往返3遍,然后在胃脘部做掌摩法治疗,以腹腔内透热为佳。饮食伤胃脘腹胀痛,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食后或矢气后痛减,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治则为消食导滞,和中止痛。取穴与部位为,在基本治法的基础上,增加大肠俞、八醪穴,顺时针方向摩腹。操作为:①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用掌摩法在胃脘部做顺时针方向摩腹,以腹腔内透热为佳,并对中脘、天枢穴重点按揉;②继上势,术者用拇指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穴,每穴1分钟;③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掌擦法横擦八醪穴,以透热为度。肝气犯胃每因情志不爽发病,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爽,苔多薄白,脉沉弦。治则为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取穴与部位为,在基本治法的基础上,增加膻中、章门、期门、膈俞等穴及两胁肋部。操作为:①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自天突向下至中脘穴往返治疗,重点在膻中穴,再按揉章门、期门穴,时间约5分钟;②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较重的按揉法在肝俞、胆俞、膈俞治疗,每穴1分钟;③患者取坐位,术者用两手掌在其胁肋部行上下往返的搓揉法,时间约1~2分钟。脾胃虚弱胃脘部隐隐作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食则痛减,泛吐清水,胃纳较差,神疲倦怠,甚者手足不温,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脉沉细弱或迟缓。治则为温中健脾,散寒止痛。取穴与部位为在基本治法的基础上,增加大肠俞、命门、上醪、次醪等穴及背部膀胱经、督脉。操作为:①患者取仰卧位,术者较长时间轻柔地按揉气海、关元、足三里穴,每穴2分钟;②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在大肠俞、命门穴治疗,每穴1分钟;③继上势,术者在其背部督脉施直擦法,横擦脾俞至上醪、次醪穴,均以透热为度。自我防治图1用全掌顺时针揉摩上腹部30次。
图2按揉中脘、梁门、天枢、关元、气海各1分钟。图3按揉两侧内关穴各1~2分钟。
图4按揉第二掌骨中点掌胃区1分钟。
图5按揉两侧足三里穴1~2分钟。
图6用拇指按揉公孙穴约1分钟。注意事项保持精神愉快。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易造成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反流发生慢性胃炎。戒烟忌酒,忌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食物。慎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疼痛剧烈者,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者,不宜用手法在腹部直接操作。作者:北医院推拿理疗科北京市中医推拿科诊疗中心付国兵沈潜
(文章选自年1月20日《全科医学周刊》12版,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全科医学周刊》每周二出版,主要面向广大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是一份医学专业报纸。全年定价96元,全国统一邮发代号1-。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白癜风专科哪家好- 上一篇文章: 慢性胃炎,从基础到临床,一文搞定
- 下一篇文章: 硒对防止萎缩性胃炎发展成胃癌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