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谈健康黄文仲谈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

为扎实推进健康扶风、健康中国行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从即日起我院将持续推出《名医谈健康》栏目。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健康生活理念,普及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知识,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让每个人真正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专家介绍

黄文仲

生于年12月22日,年10月参加工作,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宝鸡市名中医。年毕业于宝鸡中医学校,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跟随扶风名医杨映忠老师学习3年,在交大一附院中医科进修期间拜陕西省名老中医、交大一附院教授、脾胃病专家孙喜才老师为师,跟师学习5年。年被评选为宝鸡市第一批名中医,并被指定为师带徒老师,带学生两名。年被评选为宝鸡市师带徒优秀指导老师,继续带学生一名。年12月退休,现返聘我院中医门诊工作,日门诊量60多人次。

门诊时间:每周二、六(全天)

地点:门诊一楼西中医专家门诊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常见胃病,是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上腹饱胀、隐痛、嗳气、胃纳减少等,有时因胃内因子遭到破坏,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可致贫血。内镜检查及活检是确诊本病的唯一手段。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中医治疗最为理想,但应定期复查胃镜,以防癌变。

病因: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及十二指肠液反流,饮食习惯的改变及体质因素、免疫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其病因就是饮食不节,喜食辛辣寒凉、煎炸油腻之品。另外,情绪因素,心情抑郁、精神压力大,长期失眠也会影响到脾胃功能。还有体质因素,先天不足,久病体弱,再加上情绪、饮食因素,也会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病机: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胃阴不足脾胃虚弱为其本,兼夹气滞、湿阻、湿热、血瘀、热毒等邪实为其标。

治法:中医的治法核心是调气、养阴、健脾、养血活血及清热解毒。

调气:降胃气,理脾气,疏肝气。

养阴:用甘凉濡润之品使胃阴得养,虚热得清,胃之通降正常,调气勿过香燥,活血勿用破血,挟湿当先祛湿。

健脾:脾与胃互为表里,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胃阴阳燥湿相济。健脾用药要轻灵活泼,补而勿壅、滋而勿腻,以起四两拔千斤之效。

活血:活血祛瘀以新生,活血勿破血伤阴。以丹参饮合芍药甘草汤为基础方,可加减莪术、五灵脂、蒲黄、刺猬皮等。

清热解毒:湿聚为痰,痰聚为瘀,湿热蕴郁为毒,毒瘀交阻则为癌。解毒勿过术、厚朴、霍香、草叩以化湿。以补中益气方为基础方,可加减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连翘、山慈姑。

调养:禁食生冷辛辣油腻之品,勿暴食暴饮,清淡饮食,忌烟忌酒,保持乐观情绪和充足睡眠,避免使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如消炎止痛药,阿司匹林等。坚持按摩中脘穴和足三里穴,每日早、晚各按摩十五分钟,可起到健脾理气的作用。

总之,慢性萎缩性胃炎要辩病、辩证、辩症状和调养相结合,辨病就要定期胃镜检查,防止慢性胃炎“炎癌转化”,辩证就是通过中医望、闻、问、切,结合主观、客观的指征进行中医分型。辩症就是根据病人的不同症状灵活用药。这就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色。

往期回顾

?学党史办实事|我院开展卒中知识科普宣传义诊活动?县领导检查我院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等工作?学党史办实事|健康知识进社区服务群众零距离?市卒中、创伤中心建设检查验收组对我院卒中、创伤中心创建工作进行检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waw.com/wytz/14382.html